日前,“科学精神创新素养 实践探索——指向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数学与科学教育实践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突出“创新人才基础培养”概念,从加强数学学科教学与科学教育实践出发,对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话题进行了集中探讨。

与会专家从理论分析和情景分析出发,基于实践探索,共同阐述开展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数学与科学教育改革。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王长平认为,数学教育要基于教材、高于教材、因材施教、拓展提升,不仅仅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推理能力。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郑永和对为什么要科学教育建实验区、实验校,怎样建实验区、实验校,系统进行了阐述。郑永和认为,拔尖创新人才应该是后延概念,在取得拔尖创新成果之前很难定义谁是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很难从全局提供统一确定的方案,但是局部可以有最优解,实际工作中应该注重共抓、全纳和实践,同时校内校外并重,关注技术进步。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理事长、北京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方中雄建议,要从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角度来深化认识基础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基点作用”;从发展学生创新素养的视角来加强和改进数学与科学教育;从改进科学教育普遍存在的短板难点入手来开创科学教育实验区与实验校建设的新局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张玉峰、张丹结合实践探索分别作了“基于设计性任务的创新思维测评探索”和“发展学生创新素养的学习任务设计”报告。北京汇文中学校长郭杰就学校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作的思考与实践进行了分享。会议认为,创新人才基础培养是科学教育的核心任务,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目标要与基础教育相统一,对象要面向全体学生,各类教育要贯通培养的起始阶段、早期阶段,基础教育阶段对创新人才培养具有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

研讨会还平行举办了“中小学联动共促学生创新素养的发展”“基于创新素养培养的数学教学实践”“科学教育领域创新人才基础培养探索”“数学与科学:跨学科课程设计与主题学习”等四个主题分论坛,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11个区的教育科研部门及30余所中小学的代表在分论坛发言。

研讨会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和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学会、北京汇文中学、北京市东城区培新小学承办。北京市教委、北京市科协、北京市东城区、北京市学习科学学会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幕式并作致辞。来自北京各区及四川、湖南、甘肃等地的等教育行政部门领导、中小学校长、老师近700余人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