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10分钟确实短暂,短到学生来不及上厕所,短到学生没时间到教学楼下或操场上活动一番。如果遇到老师拖堂,学生便只能留在教室里等下一节课开始。学生走不出教室,性格内向的学生会端坐发呆,外向好动的学生则会在教室里打闹、到走廊里追逐,安全隐患由此而生。这是校长和教师担心的主要问题,因此“圈养”成为不二选择。虽为无奈之举,却有因噎废食之嫌。

课间10分钟的问题是老生常谈,许多专家学者都曾建言献策,却鲜有根治之法,无法突围。从一线教师的角度看,在学生在校时间固定不变、教学任务又必须完成的前提下,想要“拉长”课间首先应考虑“压缩”课堂,让学生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走出教室,或极目远眺放松身心、舒缓眼睛疲劳,或走到操场自由活动、促进交流。

我国小学阶段现行的每节课教学时长是40分钟,这是基于传统教学实践制定的国家标准,其科学性毋庸置疑。然而,经过多年的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式学习、游戏化学习等学习方式已经在许多学校成功尝试并普遍推广,“40分钟”的固定教学时长是可以打破的。而且生长于网络时代的学生,他们平时关注的信息庞杂,受到的干扰较多,课堂注意力相对下降,这是普遍现象。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适时调整学习与休息的时间分配,或许能收到“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意外回报。

对于“压缩”课堂时间,许多校长和教师担心既定教学任务不能按时完成,影响教学质量和学校评价。产生这种想法的根源在于,我们习惯将教学质量与教学时长挂钩,把教学质量依附于重复讲、反复练,错误地认为只要时间足够长学生就能学得足够好。殊不知,满堂灌、题海式的“疲劳战”反而很难提高教学效果。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喜欢举一反三,期待学生熟能生巧。事实上,如果教师能够重视课前教研,在课堂教学中紧扣教学目标,把关键知识点讲实讲深,把典型“母题”分析透彻,即便只是“举一反二”也能收到同样效果,节约时长也就水到渠成。同时,随着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被引进课堂教学,教师不仅能节省板书时间,还能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这也为节约时长创造了条件。

诚然,课堂的时间省下来了,课间的时间多出来了,如何科学利用这段时间还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勤于思考、创新实践。对于课间的安全问题,曾有学校出台“学生走出去、老师留下来”的制度,让前一堂课的任课教师下课后驻足片刻,在与学生沟通交流的同时也照顾学生的安全。这种做法可谓一举两得,值得借鉴。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盐城市神州路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4年03月20日第3版

作者:徐晓莉